同济大学2024年招收攻读非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通知(思政工作队伍专项计划)

发布时间:2023-11-28,点击次数:229

问义教育为广大考生提供2021年度博士招生简章、博士招生专业目录以及最新的博士招生信息!

同济大学2024年招收攻读非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通知(思政工作队伍专项计划)
一、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
代码 招生专业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类别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 260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术学位博士
010100 哲学(研究方向限哲学心理学) 210 人文学院 学术学位博士
030200 政治学 250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学术学位博士
020200 应用经济学 040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术学位博士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040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术学位博士
120200 工商管理 040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术学位博士
050200 外国语言文学 090 外国语学院 学术学位博士
030100 法学 240 法学院 学术学位博士
100100 基础医学 110 医学院 学术学位博士
071000 生物学 160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术学位博士
039901 知识产权学 320 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 学术学位博士
129901 知识产权学 320 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 学术学位博士
拟招收人数15名左右。
二、学习与就业方式
本次招收的博士为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定向就业的博士研究生。
考生必须准确填写报考类别,一经确认,不得更改。
三、学制博士生的学制为4年。
四、报考条件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方针,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热爱并有志于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
2.须为同济大学在岗专职辅导员,在日常工作实绩突出的基础上,根据工作提升的需要进行申报;
3.专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满3年,且已获得硕士学位满2年(须在2021年9月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
4.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具有一定的科研基础,以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公开发表至少1篇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思政类文章;作为主要参与者承担各级思政类课题项目;具有申报专业所规定的相关学术积累;
5.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
6.有两名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副高级或以上职称的专家推荐(其中一名为报考导师,具体格式可从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上下载,用A4纸打印);
7. 同济大学在岗体育专技教师参照上述条件申请,还可报考医学院基础医学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学。五、招考方式
本专项计划招收的博士采用申请-考核制(不设置初试环节)。具体内容及流程如下:
1.网上报名和交纳报名考试费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参加考试或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应提前与所报考的导师联系,确定导师本次是否招收该专项计划博士生。
网上报名时间:即日至12月15日17:00。
网上缴费时间:即日至12月15日,每天0:00-22:00。
报名考试费:250元。
登陆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系统(https://yjszs.tongji.edu.cn)如实完整填写报名信息(考试方式选择“普通招考”,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同时在报名系统相应位置上传下述材料:
(1)报名照片
上传的报名照片必须为标准证件近3个月照(照片要求:JPG格式,照片高度应在100至720之间,宽度应在90至480之间且小于高度,大小100K以内,白色或浅蓝色背景)。该报名照片将用作准考证、录取通知书、入学后学籍管理、档案材料以及在校证件等用途,请认真准备。如因照片模糊、年限较长或其他不合要求的因素,造成考生不能参加考试的情况,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2)硕士学位证书
须上传学位证书扫描件,在境外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书扫描件代替学位证书。
(3)申请材料
按照下面“申请材料提交”中的要求,将申请材料按照要求的顺序合并成一个不大于25M的独立PDF格式文件,压缩成ZIP格式文件,在系统“上传申请资料”处上传。
完成报名信息填写和材料上传后,确认提交。然后,通过报名系统在线支付报名考试费。缴费前请慎重考虑,考生成功缴纳报名费后恕不退费。缴费后,打印《同济大学2024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备注中须注明“报考思政工作队伍专项计划,报考导师:***教授”。
2.申请材料提交
(1)《同济大学2024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1份(网上报名成功后下载,用A4纸打印,此表不用附件上传);
(2)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可在“学信档案”(https://my.chsi.com.cn)上申请)和本科阶段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3)硕士和本科期间成绩单原件(复印件须加盖相关管理部门成绩公章或考生档案所在管理部门公章);
(4)科研成果,如:已获得的专利、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或专著等复印件(论文复印件应包括期刊封面、目录及正文第一页,如论文被SCI、EI检索,需提供相应检索证明原件)等;
(5)获奖证书复印件1份;
(6)两位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的副高级或以上职称专家签名的推荐信(其中一位为报考导师,具体格式可从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上下载,用A4纸打印);
(7)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1份;
(8)硕士学位论文中英文摘要和目录;
(9)考生自我评价和攻博期间的科学研究计划书(网上下载模板填好后上传);
添加封面和目录后,请申请者将材料用A4纸打印并按上述顺序装订成册,并将申请材料寄(送)到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处(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瑞安楼512室,邮编:200092,如通过邮寄方式须使用邮政EMS)。申请材料接收截止日期:2023年12月15日。在申请材料审核时,将以纸质版材料为准,参考报名系统中上传的材料。
申请人必须保证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伪造有关证明。一经发现作伪并核实,将取消其考试资格、录取资格或取消学籍,且5年内不接受其报考。
3.审核过程
(1)研究生院收到考生申请材料后,提交至“思政工作队伍专项计划”评审委员会审核,并将审核结果通知有关学院,并把初审合格的材料转给有关学院。
(2)学院博士生招生工作小组对初审合格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打分,材料审核成绩满分为100分。材料审核评价的主要依据包括考生的学习经历和取得的成绩;考生从事报考学科领域的工作经历、已取得的科研成果;申请材料所反映出来的考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培养潜力等。审核结果经学校研究生复试录取领导小组同意后,审核结论为合格的申请者直接参加综合考核(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3)审核合格的申请者在综合考核前须到研究生院招生处进行资格复审,提交申请材料原件,资格复审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综合考核,一经发现申请材料作伪,将取消考试资格。
(4)综合考核采用面试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原则上采取差额复试。○1复试内容:综合考核满分200分,具体包括专业外语、专业综合等。○2复试形式、时间、地点:具体安排请于复试前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上查询。○3复试材料: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时根据复试通知要求按时提交。
六、录取
考生的材料审核成绩和复试成绩按照比例合成总成绩,总成绩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根据总成绩,结合考生的思想政治表现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最终录取名单。
定向就业博士生,须在录取前签订定向就业培养协议书,经审查合格,发录取通知书。
七、体检
体检要求参照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和我校相关规定。未达到高校招生体检标准者,取消录取资格。
八、培养
所有录取的学生均为非脱产定向培养,不转档案、户口、组织关系及工资关系等。学费为1万元/学年。学费标准以入学当年物价局备案为准,目前学费标准可参考同济大学财务处网站。
九、其他事项
1.入学时间。2024年9月入学。报到时须携带录取通知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原件。
2.考生不得伪造有关证明。一经发现并核实作伪,将取消考试资格、录取资格或取消学籍。同时列入不诚信考生名单,五年内不予接受其再报名。
3.有关我校博士生招生导师、报名考试、成绩发布、复试通知等信息请留意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s://yz.tongji.edu.cn)。
4.对本项目招生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具名进行申诉,申诉联系方式:
邮寄地址:四平路1239号行政北楼421室,邮政编码:200092,联系电话:021-65982756。
 
 
单位代码:10247
联系部门: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处
联系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瑞安楼512室(邮政编码:200092)
联系电话:021-65982944
电子邮箱:tjyzc@tongji.edu.cn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