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博士生指导教师介绍

发布时间:2021-11-05,点击次数:479

问义教育考博导师栏目提供各大院校考博导师联系方式,博士生导师简介,研究生导师信息!

导师姓名 个人简介 备注
张兆安 张兆安,1959年1月生,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区县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以来,先后在上海社科院、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上海社科院从事经济理论、决策咨询、新闻出版、参政议政等工作。曾经担任上海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咨询部主任,上海经济年鉴主编,民建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第十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主建国会第九、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第十一、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民建上海市委副主任委员;以及上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年鉴学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三农”问题等。  
方松华 方松华,1962年4月生,研究员,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近年出版的个人著作有《现代多元学术思潮》(中国学术思潮史卷八)、《20世纪中国哲学与文化》、《庙堂余音——近现代先秦儒家研究》等;合作编著有《中国现代哲学原著选》等。  
周武 周武  1964年生,历史学博士,1989年毕业于华东师大,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上海城市史、中国学研究。曾任伯克利加州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00年晋升研究员,2006年入选首批上海市领军人才。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近代上海史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上海学》集刊主编,兼任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副所长、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等职。已出版《中国遗书精选》《张元济:书卷人生》《大上海的兴起》《世界的上海》《边缘缔造中心:历史视域中的上海与江南》《圣约翰大学史》(主编)等著作,另有《梁启超社会思想研究》《从江南的上海到上海的江南》《革命文化的兴起与都市文化的衍变》《西语世界中国研究的典范转移》等论文数十篇。部分论著被译为英、俄、日等国文字。  
沈桂龙 沈桂龙,1970年12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兼任黄浦区科协副主席,上海国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上海国资企业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助理、院党政办公室副主任、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学术秘书室副主任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出版《中国FDI绩效研究——对经济增长的辩证考察》(获第十九次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FDI与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理论基础与实证分析》、《全球金融危机下在华跨国公司撤资研究》、《贸易强国与跨国公司发展》、《中国“一带一路”跨境园区发展报告》等著作,在《学术月刊》、《社会科学》、《世界经济研究》、《国际贸易》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和青年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决咨委课题、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等多项课题。  
梅俊杰 梅俊杰,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接受过世界史(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上海社会科学院)专业教育;重点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非自由主义发展理论与相关历史实践,关注中国发展道路及海外中国研究。曾供职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南京大学、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上海海事大学;系首届上海市浦江人才、英国“志奋领学者”、斯坦福大学访问研究员。著有《贸易与富强:英美崛起的历史真相》、《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富强之道考辨》;译有《重商主义政治经济学》、《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传》、《工业与帝国:英国的现代化历程》、《欧洲发展的历史经验》、《维特伯爵:俄国现代化之父》、《国富策:自由贸易还是保护主义》、《科尔贝:法国重商主义之父》等近十种经济史作品。境外文章见于英国《金融时报》、《中英贸易评论》、欧盟《欧洲世界》、美国《中国论坛》、新加坡《联合早报》、香港《中国评论》等报刊;曾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刊文并获上海市优秀论文二等奖,有其他论文全文转载于人大《世界史》、《理论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处。先后主持“自由贸易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反思”、“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经济学说的当代价值研究”两个国家项目;担任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社外国经济史丛书主编。   
 




原文链接:https://gs.sass.org.cn/2021/1103/c1853a129955/page.htm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推荐
更多